2014年6月5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和全國工商聯在全國工商聯機關聯合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直接聽取民營企業代表關于《國務院部門有關經濟增長和促進就業行政審批事項目錄》的意見建議。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全哲洙,中央編辦副主任何建中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黃榮主持。全國工商聯石油商會會長、泰地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張躍應邀出席了會議。
此次座談會主要是聽取民營企業關于經濟增長和促進就業兩方面行政審批事項改革的意見建議,兩個方面都是轉型升級的關鍵,都要靠民營企業來解決。征求會上,張躍會長著重針就石化行業的項目審批事項,談了四方面的看法及建議。
一、在談到“原油、成品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許可”的看法時,張會長認為,根據中國加入WTO時的協定,從2001年12月成為WTO成員國起,中國將以15%的幅度逐年提高石油和成品油非國有貿易進口配額,直到政府完全解除對石油批發市場的管制為止。按照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相關承諾,除保留國營貿易外,加入世貿組織第一年,非國營貿易進口原油720萬噸,進口成品油400萬噸(含燃料油),隨后每年增長15%,按協議計算,至今進口配額將達到每年1億多萬噸。然而至今仍沒有允許民營石化企業進口1噸原油和成品油,所有非國有貿易進口配額都讓中石化、中石油及下屬企業所占有,中國自2004年1月1日起,取消了原油和成品油國營貿易企業的進口配額,使得原油成品油進出口國營貿易企業不再受到原油和成品油配額的限制。中石化、中石油可以無限制地到國外進口,中國向WTO所承諾的非國營貿易進口原油和成品油配額沒有兌現,這一狀況,嚴重制約了國內民營石油企業的發展,中石化、中石油不僅壟斷了上游油田勘探和開采,又壟斷了下游國外進口的所有的油源和渠道,是導致民營企業長期處于缺油,無油可銷的局面。為此建議:取消對非國營貿易進口原油和成品油配額的限制,讓民營企業享有和國有企業進口原油、成品油的同等待遇。
二、在談到“勘查石油、天然氣等流體礦產試采審批”的看法時,張會長認為,長期以來,國內所有區塊勘探一直都由中石油、中石化所壟斷,至今民營煉油企業沒有一家擁有石油、天然氣等流體礦產的勘探權,由于這種局面,致使石油勘探競爭不充分,勘探區域的積極性不高。加上長期壟斷,使勘探開發區域長期處于囤積狀態,導致多年來我國的石油勘探儲量長期處于增幅不明顯。為此建議:下放審批權限。對每一劃分的區塊勘探、開發要包括國有、民營二大成分,通過公開招投標的方式,以劃分歸屬的區域。對于3年不開發、勘探的,政府要無償收回,重新進入市場,只有民營企業參加的公開招投標,才能真正體現出市場公平的原則。
三、在談到“新建煉油及擴建一次煉油項目核準”的看法時,張會長認為,長期以來,對于新建煉油廠,有關部門從沒有向民營石化企業開放過,造成國內煉油企業出現無序、無效、低效地建設。目前民營煉化企業共計360多家,由于沒有油源供應,經濟效益普遍較差,導致發展緩慢,規模一直做不大。由于規模小,國家又不批準,于是出現惡性循環。對于新建煉油廠,為此建議:“保留”審批權限。放寬對民營石化企業的準入,對民營企業應一視同仁,享有國有企業對等的權利,對于規模大的、資金實力強、技術含量高、符合條件的民營石化企業應批準同意新建煉油廠;對于規模小、效益差、技術含量低的企業,通過市場競爭應予以淘汰、關閉。
四、在談到“石油天然氣(含煤層氣)對外合作項目審批”的看法時,張會長認為,盡管商務部油氣對外合作合同的審批取消了,但油氣對外合作的專營權仍未改變,而且油氣領域對外開放的尺度可能并沒有實質性地放寬。《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陸上石油資源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規定,除了合同需要商務部審批外,對外合作開采油氣的區域、合作模式、作業方式等各個環節都要受到相關部門的監管和限制。能夠與外國企業談判、簽訂、執行合作開采油氣資源合同的仍然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極少數國企,民營企業仍被關在門外。此外,國內常規油氣開發區塊絕大多數都已經劃分完畢,技術上和資金上可能都不太需要再與外資進行合作。取消合同審批減少了對外合作的程序,但相關的監管并沒有完全放開,尤其是在常規油氣開發領域,對外合作的空間將很難有擴大的可能。為此建議:取消審批權限。在頁巖氣等非常規油氣領域,對外開放的力度要進一步加大。
張會長分析指出:當前企業轉型升級面臨的最大問題,根子還是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沒有處理好,政府之手總是在進退反復中難以把握合適的度。一些本來由市場和企業承擔的職能卻由政府主動地來承擔了。另外,民營企業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優勢和作用未能真正發揮,表現為政府對市場經濟的主體沒有一視同仁,比如說優惠政策重國企輕民企,重外資輕內資,多年來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了諸多優惠政策,對民營的偏少。
張會長最后呼吁,取消和下放企業投資項目核準事項,就是要在相關行業領域的市場堅決放開或者門檻放寬,努力為民營石油企業松綁,這不僅有利于民營石油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也有利于充分激發市場主體的動力和活力,為增強多元經濟發展內生動力,推動國民經濟的良性、循環發展。
會上,與會代表一致認為,對于涉及國家安全、經濟安全、國家投資和環保等有關的審批項目建議應保留,而對于涉及企業自主投資的審批項目應取消、下放或改為備案。另外,應當優先推動涉及企業投資環境改善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能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局限在行政體制內部,同時加大對改革措施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
在京期間,張躍會長還相繼拜訪了國家經貿委、計經委、地礦部及中國工商銀行總行等主要領導,分別就石油、礦產資源及金融等話題深入進行了探討。